TOKYO, Nov 02 (News On Japan) - 日本日益严重的熊害问题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干预呼声,但法律与操作上的障碍使政府的应对变得复杂。到2025年,熊袭事件已创下历史新高,造成12人死亡——是2023年6人死亡纪录的两倍。
最严重的事件发生在秋田县和岩手县,其中仅秋田县今年就捕杀了超过1,000头熊。在威胁不断升级的情况下,当地政府请求自卫队(SDF)提供协助。
然而,自卫队的角色将仅限于后勤支援——例如运输陷阱、搬运猎人捕杀后的熊尸——而非直接开枪射击。自卫队使用武器受到法律限制。根据日本法律框架,自卫队可因“防卫行动”、“治安维持”、“灾害派遣”或“民生支援”被派出。仅前两种允许使用武器,而民生支援任务原则上被禁止。此外,现行法律并未明确承认动物捕杀是使用武力的正当理由。
这种模糊性让人想起2016年的电影《新·哥斯拉》,片中虚构的政府争论应援引“防卫行动”还是“治安出动”,最终选择了防卫命令。前防卫大臣石破茂后来指出,由于哥斯拉的袭击并非外敌入侵,正确的应对应为灾害派遣,并认为武器可被视为“清除灾害的工具”。然而,这种逻辑在现实中仍存在法律上的不确定性,目前政府将此次熊害对策的派遣归类为民生支援。
日本历史上也有军方参与野生动物管理的先例。约60年前,自卫队曾在北海道为保护渔业而捕杀海狮,使用战斗机与机枪,以“训练”为名进行。最近在2010年代,自卫队也在北海道与高知县协助进行鹿群控制,通过直升机传递空中侦察信息,但未直接开火。
即便获准使用武器,标准装备的有效性仍存疑。熊有厚厚的脂肪层与坚硬的头骨,使其对轻武器极为耐受。前陆上总队司令高田克树表示,自卫队标准配备的步枪旨在压制敌人,其杀伤力不足以一击致命,因此若考虑猎杀熊类,必须谨慎选用威力更强的狙击枪。
目前,自卫队将仅执行支援任务,而政府正考虑允许警察与特定公务员使用步枪参与熊害防控。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