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KYO, Oct 08 (News On Japan) -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周二发布的报告,日本的小学和初中教师仍然是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群体。虽然2024年OECD的调查结果显示,与2018年上次调查相比,日本教师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减少了约4小时,但仍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。
调查显示,日本全职小学教师每周平均工作52.1小时,而初中教师平均工作55.1小时。相比之下,全球小学教师每周平均工作40.4小时,初中教师约41小时。尽管工时较长,日本教师用于实际教学的时间却少于全球平均水平,他们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备课、行政事务以及课外活动的指导。
这是自2008年首次实施以来的第四次OECD国际教学与学习调查(TALIS)。2024年的调查在55个国家和地区中,每个国家抽样200所小学和200所初中进行问卷。
报告还揭示了日本教师短缺问题日益严重。当被问及小学缺乏的资源时,40.7%的校长表示“教师短缺”——这一比例是上次调查的两倍多(19.2%),也远高于全球平均的28.7%。在初中方面,35.6%的校长指出教师短缺,较上次调查的27.5%有所上升,也高于全球平均的23.1%。
相比之下,日本学校在信息与通信技术(ICT)教育方面的问题相对较少,仅约12%的小学和初中校长提到这一问题——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。然而,日本在课堂上采用人工智能(AI)的比例却明显落后。仅有16%的小学教师和17.4%的初中教师表示在过去一年中使用过AI教学,而全球平均超过36%。这一比例使日本在所有参与国中排名倒数第二,远落后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新加坡等领先国家,那里的教师AI使用率约为75%。
OECD指出,日本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中使用AI依然持谨慎态度,他们担心AI可能带来的偏见强化、数据隐私问题以及对教育伦理的影响。尽管减轻教师负担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,但报告强调,日本教师的过劳问题仍是教育体系中最紧迫的挑战之一。
Source: テレ東BIZ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