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SAKA, Apr 13 (News On Japan) - 隨著日本外國居民和觀光客數量創下歷史新高,全國各地醫院正面臨一個日益嚴峻的挑戰:如何有效與不會日語的患者溝通。
在這一問題的核心,是醫療口譯員的角色。他們在確保外國患者能夠接受適當醫療和理解複雜醫學說明方面,變得越來越不可或缺。
醫療口譯員受過專業訓練,能在醫院等高壓環境下,為外籍患者與日本醫療人員之間搭建溝通橋樑。他們的工作遠超過單純翻譯,還必須準確傳達醫學術語、症狀和治療計劃,在任何可能出現誤解的情況下保障醫療安全。
位於大阪府泉佐野市、鄰近關西國際機場的臨空綜合醫療中心,對醫療口譯員的需求特別高。某天,一位住在日本的菲律賓女性來院看診,距離她的喉嚨手術還有一個月,但因為持續咳嗽而前來就診。她雖然懂一些日語,但表示醫學用語實在太難理解。"翻譯軟體常常出錯,有真人口譯員真的幫了大忙,"她這麼說,並表達了感激之情。
目前該院有17名口譯員,支援英語、中文、西班牙語、葡萄牙語及越南語五種語言。許多口譯員進入這行有其個人原因,有的是退休人士希望用語言能力回饋社會,也有像石橋美由這樣,在海外生活過的長期居日者。石橋是一位資深的英語口譯員,在美國生活了十年。她強調工作中情感面的重要性,表示醫院對即使是日本人也可能很壓力重重,口譯員也扮演心理支持的角色。
在一次診療中,石橋協助了一位來自澳洲、出現心律不整的患者。她翻譯了像是"Wolff-Parkinson-White症候群"這類專業術語,並向患者解釋心臟科醫師建議他戴上心電圖儀器監測一週。患者事後表示,若沒有她的協助,他無法完全理解病情與治療內容。
隨著外國患者人數上升,該院2023年度的口譯件數達到1959件,創歷史新高。當院內口譯員無法應對時,醫院會啟用遠端口譯服務,但合格人手短缺仍是一大問題。原因之一是日本尚未將醫療口譯視為正式職業,大多數口譯員只能兼職或做志工,無法單靠此職謀生。
中文是最需要的語言之一,因為說中文的患者不斷增加。來自台灣的李翔生是院內唯一的專職中文口譯員。他已有七年經驗,表示目標是為患者提供語言與心理層面的支持。他建立信任與理解的能力,獲得許多患者家屬的感謝,尤其是在臨終照護的情況下。
李所協助的一位患者是準備在日本生產的中國女性舒舒。因為對陌生環境感到不安,她表示,有說中文的口譯員在身邊讓她安心許多。一個月後,她順利生下一名健康女嬰,並感謝醫護人員和李的支持。"我真的很開心,發自內心地感謝你們,"她說。
對許多口譯員來說,這樣的時刻充滿意義。無論是幫助患者了解嚴重診斷,或是見證新生命的誕生,醫療口譯員在日本醫療體系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關鍵角色。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,他們的價值將愈加凸顯。
Source: ABCTVnews